黏液纖維肉瘤的癥狀是什么?黏液纖維肉瘤怎么治療?

黏液纖維肉瘤的癥狀是什么?黏液纖維肉瘤怎么治療?

黏液纖維肉瘤

  黏液纖維肉瘤(myxofibrosarcoma)為黏液細胞和黏液基質所形成的低度惡性腫瘤。極罕見。病損好于四肢,以皮下結節狀腫物為主要表現,界限不清,無自覺癥狀。

目錄

1.黏液纖維肉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黏液纖維肉瘤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黏液纖維肉瘤有哪些典型癥狀
4.黏液纖維肉瘤應該如何預防
5.黏液纖維肉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黏液纖維肉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黏液纖維肉瘤的常規方法

1.黏液纖維肉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發病原因

  原始間葉組織、纖維組織黏液變性或腫瘤組織的黏液變性。

  2、發病機制

  病變位于真皮層,界限不清,沒有包膜,細胞散在黏液性間質內。黏液細胞有異型性,即胞核大多不典型,可多個,部分呈星狀,易見核分裂象,毛細血管豐富。病變周圍找到纖維母細胞、脂肪母細胞或橫紋肌母細胞的分化跡象。若黏液肉瘤發生漸進性壞死,則細胞內有脂質。

2.黏液纖維肉瘤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本病特點為原始間葉組織、纖維組織黏液變性或腫瘤組織的黏液變性。屬于低度的惡性腫瘤,有浸潤損傷周圍皮膚、組織的可能,損傷骨組織者可形成骨折,損傷神經組織者,可造成肌肉的乏力、麻木以及針刺等異常感覺。還可以進行遠處轉移,如轉移到肝臟可形成繼發性肝癌。

3.黏液纖維肉瘤有哪些典型癥狀

  常見于老年,男性略多見,主要累及50~80歲患者,20歲以下患者非常罕見。大多數腫瘤位于肢體,包括肢帶部位(下肢〉上肢),非常罕見于軀干、頭頸部、手和足。發生于腹膜后和腹腔者相當少見,約2/3病例發生于真皮/皮下組織,其余位于下方筋膜和骨骼肌。大部分表現為緩慢生長的無痛性腫物,局部復發率達50%~60%,常為多次復發,并與組織學分級無關。除肺和骨轉移之外,少部分發生淋巴結轉移。總體5年存活率60%~70%。

4.黏液纖維肉瘤應該如何預防

  黏液纖維肉瘤病因尚不清,了解腫瘤的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腫瘤的危險。注意規律生活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我們目前所面臨的腫瘤防治工作重點應首先關注和改善那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例如戒煙、合理飲食、有規律鍛煉和減少體重。任何人只要遵守這些簡單、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識就能減少患癌的機會。

5.黏液纖維肉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組織病理學

  黏液纖維肉瘤的細胞密度、多形性和增值活性差異很大。低度惡性腫瘤的形態特征為細胞成分少,只含少數無粘附性的、肥胖梭形或星形腫瘤細胞,胞質界限不清,略嗜酸,并且核有異型性、大而深染,分裂象不常見。特征性表現是存在顯著的長形、曲線形、薄壁血管,血管周圍分布有密集的腫瘤細胞和/炎癥細胞,經常可見所謂的假脂肪母細胞。高度惡性腫瘤含有大量梭形和多形性腫瘤細胞實性巢片和細胞豐富的束狀結構,常有大量非典型性分裂象、出血和壞死區。許多腫瘤內可見奇異型多核巨細胞,胞質豐富、嗜酸性,核不規則。但高度惡性病變內同樣有局灶性低度惡性區域,有顯著的黏液樣間質和大量長形毛細血管。中度惡性腫瘤與純粹的低度惡性腫瘤相比,細胞更豐富,多形性更明顯。發生于皮下的腫瘤邊緣一般為明顯的浸潤性生長。

  2、免疫表型

  腫瘤細胞Vimentin陽性,少數病例有些梭形或較大的嗜酸性腫瘤細胞表達特異性肌動蛋白和/或α-SMA,提示局灶有肌纖維母細胞分化。結蛋白和組織細胞標記物(CD68、Mac387、FXIIIa)陰性。

  3、超微結構

  黏液性區域的細胞大部分有成纖維細胞分化的超微結構特征,并有分泌活性。

  4、遺傳學

  比較基因組雜交(CGH)發現有基因組失平衡現象,常有6p丟失和多余的9q和12q。

6.黏液纖維肉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黏液纖維肉瘤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增強體質、預防轉移宜吃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雞肫、海參、薏米、核桃、蟹、石龍子、針魚。

  二、黏液纖維肉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洋蔥、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2、避免吃油炸、油膩的食物,如油條、奶油、黃油、巧克力等。

  3、戒煙戒酒、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咨詢醫生)

7.西醫治療黏液纖維肉瘤的常規方法

  1、治療

  本病屬于惡性腫瘤性疾病,其臨床病因尚不明確。來源為原始間葉組織、纖維組織黏液變性或腫瘤組織的黏液變性。治療以手術徹底切除為主。對于有轉移的繼發性腫瘤的患者應進行繼發性腫瘤的手術處理。同時結合化療、放療等聯合治療。

  2、預后

  本病屬于惡性腫瘤,預后不良。